第98章、八十个女兵的故事-《钢铁黎明》
第(1/3)页
休息到下午一点半左右,哨子重新吹响,睡得迷糊的士兵们醒过来,操起镰刀戴起草帽继续劳作。哪怕日头极晒,正当酷暑也不能继续午休。热?热又能怎么样?收获就是任务,收获就是命令,热?不想想延齐前线在蒸笼似的废墟打巷战的战友?不想想在西线漫天黄沙里坚守的同胞?
当然士兵们没谁喊热,不仅仅是意志力和纪律性的问题,而是他们确实没感到热不可挡。
与沈如松一样,连队兵员几乎百分百来源于地下城,要么是龙山,要么是昌都,或者是上述两个地下城的分支防护所,生来见到自然光的地表公民寥寥。
地下城嘛,除了壅塞拥挤这个最直观特点的外,就是热,很热,以龙山地下城为例,核心区处在地下700~1000米之间。按照地温梯度,即每下降100米,温度升高2.8~3.5摄氏度的数值去计算,龙山核心区的均温达到36~42摄氏度。
这种温度显然是不适宜生存的,所以在一开始设计建造时,工程兵队伍就非常注重温度控制问题。通过复杂繁密的地表通气管道的巧妙建构,有效进行了导风引流,用温差模拟出了自然风进行空气流动。同时,大量的空气压缩机布置在地下城各处,无时无刻不进行空气交换,以及暗河流动、定期抽湿、穹顶结构等等手段去严格控制地下城温度。
各地下城的穹顶都非常高,不单单是因为加装全息日光系统和工业输入的考虑,也有汇聚轻质水汽向心集聚到穹顶中央的想法,通过人工增减压,剥离走沉降到建筑区的不利气体,从而避免过度湿热。虽然这导致地下城的奇观—地底暴雨,但下场雨解解暑没什么不好的。
沈如松这一代人算是有些福气的。2048年起,地表正式开始重建,龙山山脉建立起了大型采雪机,用以供应地下空气和水份。在采雪工程投入使用前,大量的地表通气管必须单纯用于地表地下空气交换,无法作用于内部空气流通,可想而知2048年之前,即沈如松的祖父一辈,经历的是什么样的酷热,生活在1200万人的超级地下城里,逼仄却秩序,空气无比浑浊但皆是如此。均温时常突破40摄氏度,饭能吃饱,但净水严格控制使用。偶尔还会有岩浆突破隔离层,从天而降的火雨烧融一片片的街区,复兴楼像积木一样倒塌,熔浆的暗红色与破碎的全息日光板闪出的白芒交织在一起,人们排成几公里的长队等待撤离,无言地目视着消防兵步伐整齐地逆行进入危险区域,广播里一遍遍响着多难兴邦同舟共济,哪怕最小的孩子完全不知道什么是“舟”,为什么“济”会带有三点水。大人们紧张凝视着虚假的天空,满面灰尘,教着孩子们毛骨悚然地唱《海兰图朵江》,说地表之上,有江河,有不用打降雨弹就有的自然雨,什么都有。
是啊,他们终于回到了地表,破败的地表。
曝晒下的麦田的确非常热,好在井里冰镇过的凉白开无限量供应,军需农场里的孩童们就负责送水,他们倒也不是自己跑上几公里,而是骑着马驹送,军需军需,当然军队需要什么,农场就养殖什么,退役了的战马就是最好的驮马。
沈如松对农活不陌生,他在士官学校就干过挺多次,只要拉到济林区训练,就一定会顺便帮着采……蘑菇,砖块蘑菇,长在地里比红薯还大,但比白薯强一点,吃了不会泛酸水也更扛饿。那首儿歌怎么唱的?“采蘑菇的小姑娘~”,无非是采蘑菇变成了一堆大半小子罢了。
虽然采摘工具不大一样,收割麦子自然是镰刀,收割蘑菇是一种类似于刨子的铲刀,跟铲雪似的一口气推过去。但这种事干久了就熟了,班组之间搞起了劳动竞赛,一边喊口号一边割麦,到太阳下山时,粗粗算算,60名士兵差不多收了65亩地,可以说非常攒劲了,但很遗憾,这群崽子全都只顾着割,居然没人拴捆成把。
第(1/3)页